“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成就了中华民族内敛的性格,当然,以至于对外交往显得有些软弱,所以,“让”这个话题我们必须慎重思考。
自古以来,历史上“让”的佳话不在少数,韩信从市井胯下钻过,对屠夫咄咄逼人的气势做出来退让,他让出了风度,让出了明智;孔融,能让梨,他让出了文明,让出了亲情;晋文公“退避三舍”,他让出了诚信,让出了气概。
在生活中,我们与身边的人相处经常会有一些摩擦。一不小心别人打坏了你的水杯﹑弄碎了你的作业本,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你是微微一笑说声“没关系,不碍事。”则小事化了,平息风波。走在马路上,人群川流不息,别人一不小心碰撞到你,或者踩到你的脚,这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时候你的忍让当然又化小事变无,让出了你的气质。做出自己的忍让,方便别人,快乐自己,你会得到别人的赞许,赢得别人的尊重。
在与别人共事时,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口角上的争执在所难免,如果不加以改观的话更可能愈演愈烈。当别人与你发生这种情况时 ,你却摆出谦让的态度,忍让他,解释原因,显示出自己的大度,我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别人也再没有理由和你争执了,而且还会打心底里佩服你的为人,尊重你。你的忍让让出了你的气魄,你的素质。
对于一些可以体现良好品质的事或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我们能让则让,但是,如果遇到一些原则上问题或举足轻重的事,我们必须当仁不让。
《红岩》中大部分共产党员在反动派严刑拷打下咬紧牙关,不肯向反动派作出丝毫退让,因为这关系到党的安危,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当然不能让;长征时期王明“左倾”思想泛滥,毛泽东虽无实权,但据理力争,不断批评这种错误路线,即使最高军事指挥三人团对他发出威胁也不让,因为这关系到红军十万士兵的安危,关系到中国的命运,当然不能让;2004年人权大会上,美国仗势欺人,无端指责我国,我国外交部毫不退让,发表《2004年美国人权纪录》以反击美国的污蔑,这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名誉,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当然不能让。这些都是事关国家、民族的大事,我们是不能让的,一旦让,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锱铢必较,该让就让了吧,这样不仅不会使我们有所损失,反而会扩大我们的胸襟,何乐而不为?但是,对于一些事关重要的大事,对于一些影响全局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能让!
总之,该让的让,不该让的就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