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肖蕾老师有个约会
浏览: 更新日期:2014-10-16 作者:张玮 范晨晨 姚…

 

张玮:一语一相识,一句一风采

 

1014下午,《安徽青年报》责任编辑肖蕾老师来我校与我校学生记者进行写作方面的交流,分享了很多关于安青报的文稿需要注意的内容,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写作方面的要求。

 

肖蕾老师在交流中提到,《安青报》的宗旨在于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其实这也正是我校大学生更多接触的新闻稿件。她强调,新闻稿件的感知来自于平时,同学们可以立足于自己所处的学校发现一些有当地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新闻,使之成为亮点。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正是我校学生记者所缺少的,在今后新闻写作中,学生记者团可以加强与学校各个社团的联系,在其中寻找一些特别的、出彩的新闻亮点进行报道。随着与肖老师交流的深入,我们还发现,《安青报》的内容其实丰富多彩,像6版的“微街淘客”,从文字的角度引领学生消费;8版的“校花校草”,以特色图片配上一小段简短的文字,给学生很大发挥空间。另外,《安青报》的组稿形式也是丰富多变的,我们大学生记者团们,既可自行组稿,也可以团队合作,从而既展示了个人风采,有突出了团队合作的魅力。

 

经过这次交流,让我懂得了许多。新闻写作其实不是一朝一夕的,而在于长期的积累,要勇敢的去尝试,只有多写才能在其中寻找一些自己所意想不到的收获。

 

范晨晨:不用心,不传媒

 

从事校园传媒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从KAB创业俱乐部的新闻传媒到校大学生记者团,两种截然不同的传媒工作,我从中受益匪浅。初次接触传媒工作,那时的我不懂何为传媒。第一篇通讯稿,凭着所谓的传媒直觉,曾经从报纸上获取的关于新闻的记忆与印象完成。

 

在今天与肖蕾老师的交流中,我对此前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与感悟中发现,要做好一个合格的校媒人,不仅需要敏锐的发现热点的洞察力,还要磨砺自己的文笔,拿到笔就能写。而我觉得身为校媒人,更重要的是有一颗专注传媒的心。在从事传媒工作时,要求我们对传媒付出百分百的态度,没有倾入自己态度的新闻是没有灵魂的。

 

因此,现在,我在进行每一次的新闻采访工作都如临大敌,每一次的稿件都会用邮件发给前辈然后在屏幕前如同等待刑罚一样迎接着指正意见。我想,这大概也是传媒人的态度。不用心,不传媒。

 

梅雪:提升文稿水平,不为投稿而投稿

 

通过下午与《安青报》肖蕾老师的交流,我明白,我们在写稿子,投到《安青报》时,都希望能让自己的文章得道他人的欣赏。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白安青报的每个版面的要求,要明白自己的稿子适合哪一个版面。同时,要细心,不要让自己的稿件出错,要让自己的稿件有出彩的地方,要有吸引人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各个新闻热点。用独特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在投稿时,也许有时几篇也选不上一篇,但是多写写,总是能上的一篇的。同时,在投稿时,也在不断的练习着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不断的练习过程当中,提升我们的水平,让我们能在失败中吸取我们的不足,不断的改进。

 

在此次交流会中,解决了同学们的投稿的各种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投稿热情。投稿过程中,应该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为主要目标。不要为了投稿而写文章,投稿。

 

孙梦丽:与君相交流,方知己不足

 

《安徽青年报》的肖蕾老师今天来我校对我们记者团做出了培训与交流,为我们讲述了《安青报>各个版面的内容以及写作技巧。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很大的感触。首先,作为安青报的新负责人,我平时没和老师交流过多少,也没有向丁荣学姐请教过,对安青报的了解很少,在老师的介绍时才知道各个版面的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不仅仅是在字数上、内容上有要求,投稿时也有要注意的地方,而之前我对这些并不是很了解,以至于不能及时把信息反馈给记者团的其他成员,在这方面我承认自己做的不好。

 

其次,写作一直是我的心病,自己文笔不好,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虽然平时也告诉自己要多看、多写,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闻,在写作上也要有创新,但总是敷衍自己,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的做过,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肖老师对于写作技巧的讲解,或多或少对自己的写作都有一定的帮助。

 

江风婷:努力尝试,勇敢尝试

 

通过与肖蕾老师交流,让我们恶补了关于安青报的主要内容,更加了解安青报的构成,了解安青报的丰富多彩。里面的达人,介绍的好吃的地方,好玩的地方,都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了解到别的学校一些情况。肖蕾老师对安青报内容的一些阐述,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稿子登上安青报不再是一个不可能。因为记者团的成员总是把自己看的比较轻,没有足够的信心,人为自己的稿件没有达到安青报的要求。不过,我相信今天过后,应该会有更多的人将自己的稿件投入安青报的邮箱。知道了安青报各版块的写作投稿要求,大家应该都会有大致的了解,稿子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知道自己写稿能力一般,但这次培训之后,心中仍然想要尝试一番。我会自己写一些稿子,投到安青报的邮箱,也许自己的稿子会石沉大海,但是我尝试了,我不后悔。在不断的写稿中,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提高的,也许哪天我的稿子也会刊登在安青报上呢,我愿意尝试。

 

姚莹:提升自我能力,加强沟通合作

 

关于《安青报》的稿件要求,通过这次的交流,也有了大致的方向。在字数、风格、写作方法、照片的注意事项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确定写作内容时,应当注意观察,也许只是一瞬间,灵感也会突然出现。在自己思维最活跃时完成的稿件,绝对比为写稿而生搬硬造写出的稿件更加接近人心。而《安青报》是服务于大学生群体的报纸,所以我们在选题时应当将眼光看向大学生,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会更有感染力。也许我们不是专业的,但是我们可以将眼光放的更长远。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加强沟通与合作,不仅仅是与《安青报》的合作,也要与安徽省其他高校建立长久的沟通与交流关系。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各所高校有自己的特点,大家应该互相学习,扬长补短,共同进步。记者团的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陶兰兰:回首过往,展望未来

 

1015下午,在与《安徽青年报》肖蕾老师的交流之后,可以说我的心中感慨颇多吧!

 

进入记者团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时光了,自入团以来,我明显的感觉到压力山大,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其实我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不高,可以说算比较差的了,也许是因为看起来还比较踏实所以才会在面试中被选中,从而一直留到现在吧。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我喜欢一些很唯美伤感的句子,我也爱看书,但也仅局限于那些杂志,读者和一些言情的书刊,我也喜欢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但大多都不会为校报采用,校报所反映的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宣扬的是能量,所以,我也会有种无用之人的感觉。

 

我一直对安青报的第7版很感兴趣,如今,听了肖老师的介绍,我竟有种冲动,我想写稿子投过去,我想为记者团做些事情,我不想辜负那些看好我的学长学姐们,我想证明自己。一口吃不成胖子,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不是么?我坚信勤能补拙,我一定会多看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了,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加油,我也是很棒的。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Copyright (C) 2013 ZDXG.AHSTU.EDU.CN  主办:安徽科技学院校广播站、校记者团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学院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络中心  皖ICP备12009839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