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热议“两会”教育话题
浏览: 更新日期:2016-3-8 作者:宣传部 校大学…
 在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校学子心系国家发展,密切关注和了解全国“两会”进展和信息,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热议“两会”教育话题。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12级学生王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是今年“两会”的热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去年一年以及“十二五”以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就业和大学生创业的文件和指导内容,这些都增强了我们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就业的信心,我们也相信有政府的支持和我们个人的努力,顺利就业不成问题,但我们更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拓宽视野,着眼基层,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资源,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食品药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14级学生江旭聪:

  我非常关注今年的两会,特别是教育话题。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深为自己所处的盛世感到自豪和兴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增长,高等教育也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国家十三五规划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热切期待国家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补齐高等教育自身短板,实现高等教育的精准扶贫。期盼着自己毕业步入社会后,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让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3级学生傅琳琳: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面临着就业问题,因此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关注的重点。当今社会,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激烈,我希望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把理论真正运用于实践,多为在校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真正提高技能。适逢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对就业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政府的自信与决心,同时也激起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也让我们对祖国的伟大复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外国语学院英语14级学生朱雅丽:

  做为一名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我对于全国两会关注更多的是教育问题。“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来自农村,身边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乡村小学被合并,那些教学质量差,条件简陋的学校逐渐被取缔。从而使得周边的教学资源能够得到整合,教学质量得到优化,更多孩子能够得到更为规范和优质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而教育质量的提升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发展。相信在“十三五”期间,党和国家一定能够更用心的关注教育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让中国教育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人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14级学生吴谦:

  我最关心的莫过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了解到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最高的749万人,还有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再加上城镇原有的就业压力,困难可想而知。希望国家能够扶持高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希望高等院校能够和企业对接,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我相信: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每一位大学生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心仪的职业。

  人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15级学生李慧敏: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更加的努力,用创新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美好光明的前景定会属于我们。对于刚刚大一的我们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促进教育公平的话题。而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国家已将助学金的资助贷款进行大幅度上升。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寒门学子的资助水平,亦是在为每一个学子能够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保障。

  人文学院编辑出版152班罗茜: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可能比较关注的便是教育、就业这类话题。历经了去年安徽高考改革,我们这届学生对教育改革更加敏感。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这是从教育者角度对全面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解读。至于我们,不仅要深刻感受到国家在过去这些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要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面对“就业难”问题,我们应多学本领,锤炼品德,提高素质。

  财经学院审计学15级学生徐悦童:

  我很关注今年两会的民生问题,非常希望民生问题得到改善。普及山区的教育,完善医疗机构,使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改善。另外,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希望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发展经济,落实就业政策,企业也要加强职业培训,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来源:安科要闻 学生编辑:江旭聪)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Copyright (C) 2013 ZDXG.AHSTU.EDU.CN  主办:安徽科技学院校广播站、校记者团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学院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络中心  皖ICP备12009839号  管理登录